英國喬治王朝以大不列顛Hanovarian君主命名,包括四個喬治國王。喬治一世(1714-1727)第52任君主,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國王。喬治四世(1820-1830)以及威廉四世(1830-1837)。這期間歷經了從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巨大而深遠的社會變遷。傳奇的人物和眾多歷史事件完全改變了當時的世界。
這是一個屬於莫札特、蓋恩斯伯勒的時代。一個屬於對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裝飾審美情趣的年代。此時的美國正經歷著以喬治華盛頓以及探險家Louis和Clalk為代表的革命期。當時的法國經歷了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時代、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約瑟芬皇后和瑪麗路易斯(Marie Louise)。當時的俄國是凱薩琳大帝的繁盛期。所有的這一切,結合著科學技術的大步向前,人們對世界的探索,英國人發明了搭乘火車旅行的新方式,以及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轉換。在這個如此繁複而雜亂的背景下所創作的華美珠寶我們稱之為喬治王朝時期的珠寶。
在這個被英國國王統治的王朝或被我們稱之為喬治王朝的時期,喬治王朝的藝術審美大大影響了整個歐洲和美國在內的文體設計,趨勢和思想。於此同時,在歐洲大陸,在這個政治混亂的年代,法國也出現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三代國王所造就的路易風潮,以及在19世紀末的拿破崙帝王風。
從18世紀初期到18世紀中期,議會和法律企圖維持著各個階級間的界限。而皇室服裝也明確闡明了什麼等級和身份的人穿戴什麼樣的珠寶和服裝。然而這種明確限定的法律經常在喬治王朝時期被人們所忽略,甚至在喬治時期這樣的法律似乎已經消失了。就珠寶而言,珠寶不再是貴族特有的飾品,許多中產階級也可以擁有珠寶。這種對快樂生活的極致追求以及被認為是各類社交場合的必需品,使得珠寶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由於非常廣泛的客戶需求,在短短幾年中,許多珠寶被製作出來,使得至今仍可以看到當時的珠寶佳作。
這也是一個充斥著時尚狂熱分子的年代。大約在1770年代,花花公子們穿著光鮮亮麗或收身款的華服,搭配紅色高跟鞋以及隨身攜帶著鑲有鑽石底座的有柄眼鏡。大約在1797年,一種另人難以置信的有著大翻領口的男士時尚服裝開始出現並流行。當時時尚潮男們頂著用假髮做成的極度誇張豔麗的髮型和雙角帽,圍著層層疊疊的圍巾,駐著枴杖出門。而女士們也在年復一年的改變著時尚,各種時尚潮流交替出現。有趣的是,在英國已經不流行的款式在法國開始慢慢流行起來,然後又流行回英國。珠寶也已經遍佈世界各地了。
金匠已經被訓練成這一領域的內行。儘管路易十四死於1915年,正直喬治王朝的初期,但他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喬治王朝珠寶時代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于1685年廢除了南斯法令,之後大量的異教徒被逐出法國,他們大多數逃難到德國、荷蘭和英格蘭。這批逃難的新教徒中大多是藝術家和設計師。不經意間,在路易十四的幫助下,使得在大半個西方世界裏都可以找到傑出的新教徒手工藝者。
喬治王朝時期的珠寶通常以18K或以上的合金為原材料,每一件華麗的珠寶均由手工製作而成。在1750年間,碾壓機被發明了出來。由此,學徒的任務就是利用碾壓機將一塊金塊手工搥打出想要的厚度,然後再由高級金匠將之用來製作珠寶。在碾壓機的幫助下製作出厚度統一的銀片或金片得已實現,這一發明也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當時白天和夜晚佩戴的珠寶風格大不相同。在白天,女人佩戴一條項鏈或懷錶,一個有浮雕寶石或蕾絲邊裝飾的小巧彩寶戒指,配對的手鐲(成雙配戴手鐲的習慣持續了一個世紀),以及各種長短不一的耳壞。腰鏈成為了當時女性白天佩戴的珠寶裏面最重要的單品,同時也是女性白天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紳士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穿著配有鑽石,寶石或任何你想像得到的用各類材質所鑲嵌或製成的皮鞋搭扣。
石榴石、拖帕石、祖母綠或紅寶石在當時都非常流行。而那些用天然材料製作的珠寶則很少會在白天佩戴。珊瑚、琥珀、象牙、珍珠與綠松石,半透明的瑪瑙和紅玉髓也都被廣泛使用。用同一材質製作的寶石項鏈,一整套的珠寶首飾,刻有浮雕的珠寶或玉石都成為當時各具特色的珠寶飾品。與此同時,人工仿製珠寶在當時也非常盛行,比如人造珍珠、乳白色的玻璃,
Vauxhall生產的玻璃,Tassie或雕玉珠子和小的浮雕品等。鐵製品的珠寶在喬治王朝到達了頂峰,並擁有非常細緻的做工。 珠寶商Christopher Pinchbeck利用銅和鋅創造出了一種很棒的合金,這是一種非常神奇而另人滿意的方法。在喬治王朝時期,也可以看到同時用金和銀製作的珠寶。
由各種圖案連接或交織在一起,通過各種技術相結合而製作的形狀各異的經典長項鏈是這一時期珠寶首飾的主要象徵之一。通過可以擺動的鏈條以及不同形狀材質所組成的中心飾有瓷片的設計創作出了對稱褶皺型的長項鏈。
入夜,玫瑰式鑲嵌法、老礦式切割的各類鑽石閃耀著整個夜晚。沒有什麼比用整條同材質的項鏈來展示這些珠寶更合適的了。這些寶石被用銀鑲嵌進底座,並巧妙的將他們逐個連接在一起,使得女人的頸間圍繞出一條閃爍迷人的圈。除了鑽石,用金銀或黃銅鑲嵌的整串彩色寶石項鏈也很受歡迎,有些項鏈是用葉型裝飾紋樣來設計的,而更多的時候項鏈還會配有一個可拆卸的吊墜。這種用同一材質製作的整條項鏈瞬間成為了經典。
1767年,珠寶商James Cox發明了一種合併金和銀兩層的首飾製作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因珠寶接觸穿戴者表面的肌膚而變得暗淡無光。這種光滑而細緻的套鏈非常適合放在皮制的盒子裏,最多時一個珠寶盒可以容納16件珠寶。每一件珠寶相互召相輝映,被以最大的程度來展現女性美麗的禮服。用彩色寶石、鑽石、珍珠或將之混合設計的一整套珠寶成為了當時女性珠寶盒裏不可或缺的款式。
此外,喬治時期的金匠已經有能力製作開放式鑲嵌的寶石 ,並在此時形成了早期的開放式珠寶的設計風格。但其實這種風格在喬治時期並不多見。在喬治時代很多寶石是用封閉式鑲嵌法來製作的。將一些別的材質墊在寶石後面在封閉式鑲嵌起來成為了喬治時期的典型代表。這種做法使鑽石更明亮,使彩色鑽石看上去更絢麗,在燭光的映襯下讓這些鑽石和彩寶看上去更加璀璨奪目。有時候填充在閉鑲式內的材質可能會因為時間的關係而生銹或退色,然而這還是讓其成為了喬治時期典型的珠寶製作技術。
早期出現的改進了的配有黑絲絨緞帶的短項鏈讓珠寶看上去更閃爍。鮮豔奪目的彩色寶石和整套的珠寶或人造配飾都大大提升了穿露領肩服飾女性的迷人程度。用鐵藝製作的逐一變大或變小的花環型或花朵式項鏈也變得流行起來。
一種始創於英格蘭的朝上開口的馬鐵釘型釘子大約於1759年開始流行於法國。為了資助長達七年的戰爭,當時的路易十五要求人們將珠寶捐贈於國家。因此很多富有的法國人用鐵質珠寶來代替捐贈或將寶石隱藏於其中。
一種分為三段,中心段呈蝴蝶結形狀,一個大吊墜首尾的燭臺型耳環成為人們最喜歡在夜晚佩戴的珠寶款式之一。另一種在最上端有一個圓形或橄欖型的寶石,中間為蝴蝶結型,最下面有一個大吊墜的耳環款式也是非常受人們喜愛的。這種耳環被設計成金屬鏈條掛鈎,從後向前穿過耳洞固定在耳朵上。1773年,還有另一種創新能夠讓耳環固定在沒有耳洞的耳朵上,然而這種方法會讓耳朵感覺有一點不舒服。
手鐲逐漸從嚴謹端莊的花環型設計或花籃設計轉向裝有彈簧會顫動的更具自然主義花卉風格傾向的設計。蝴蝶、羽毛、皇冠、聚寶盆等成為了這一時期經常出現的主題。這些主題也經常運用到可以將胸針拆分成吊墜的設計上。有些胸針在背面有封閉的線圈,這樣允許綢帶或鏈子穿過胸針成為吊墜來佩戴。
戒指經常被設計成中間有一個主石,周圍鑲嵌一小圈鑽石的款式,或被生產為各個可能的形狀。中間的主石後面經常被墊過東西來其顏色更漂亮,或有些主石會用人造玻璃來代替。法官會穿戴一串或多串由寶石製作或一半是寶石製作的項鏈。一堆小鑽石也會被鑲嵌在周邊讓其顯現出更重要或更戲劇化的感覺。
女士們壯麗的髮型同樣需要同等華麗的珠寶來映襯。用鑽石或彩寶鑲嵌的自然主義或幾何圖形風格設計的王冠,束發帶和王冠(Tiaras,coronets, bandeaus, diadems)在這一時期也非常流行。用各類珠寶製作的白鷹毛,梳子或束髮夾裝飾的頭髮使整個假髮看上去更迷人。
在喬治王朝時代,以人物肖像畫,頭髮編織的飾品,人物陰影輪廓設計,以及眼睛特寫畫用來作為愛的象徵。母親們用她們自己的頭髮做成首飾作為給孩子、丈夫或情人的紀念,這是當時公認的秘密。用來劄辮子的珠寶裝飾也是母親給孩子珍貴的紀念品。法國人在當時還創造了“戀人珠寶”。這一類型的手鐲或吊墜用橄欖型珠寶外加一個祖母綠或珍珠或多顆小珍珠群鑲圍繞著戀人的頭髮來製作。用真人頭髮製作首飾佩戴在喬治王朝後期達到了流行的頂峰。甚至可以看到很多整個用頭髮編織的手鐲項鏈的工藝。
還有為紀念逝者的哀悼戒指以及其他形式的珠寶。這種戒指配以一個 “Stuart”水晶(雕刻的水晶),並在黃金或其他材質的頂部或背面刻上哀悼者的姓名首字母及頭髮等。之後,這種戒指的製作方法發展成了在水晶下方用骷髏或環繞著骷髏或骨頭配以黑油漆的主題。紀念戒指通常為那些買得起的人們所製作,並分發給朋友或家人。或者是按照逝者在生前就以安排好的習俗或遺囑來執行。
由於一個新君主的加冕。雖然維多利亞時代並沒有完全繼承喬治王朝的珠寶風格。可是,喬治時代的元素和主題還是經常被很好的用在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並有一些風格在也維多利亞女王後期得到了復興。哀悼珠寶、浮雕肖像、微型畫和許多別的東西還是延承了下來,只不過樣式有了改變。在這兩個時期,類似的革新與其說是簡單而生硬的轉變,還不如可以被描述為逐漸從一個時期向另一個時期過度。